「騎單車總是能看到最好的,也看到最壞的」。
 
  你們知道嗎,在全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之際,
  法國的第二大都市-里昂,因市長積極投入城市自行車計劃,
  而以極低費用和簡便的借還手續,解決了都市惱人的塞車問題,
  不僅汽車量減少10%,更達到減少3000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驚人成績。
  
  所以最近,有種特別的感覺持續在我心中蘊釀,
  哈哈,每天心情都超好,非常的好,
  (你哪天心情不好 -___-....吼,我就知道你要講這句),
  不一樣啦。
 
  先前我看過單車上路,
  星期二我看了練習曲,
  未來要上映的還有一部最遙遠的距離。
 
  雖然最遙遠的距離還沒機會看到,但從內容介紹,
  感覺它和單車上路,和多數的電影結構是同質的,
  為了尋找心裡的出口踏上旅途,在旅行結束時得到某種解脫,
  觀眾透過故事尋找自身的經歷,彷彿也一起參與了這份收獲。
 
  只是,為什麼做什麼事都要一個理由?
  因為怎樣,所以怎樣,以為那個所以就是讓自己心情豁然開朗的原因,
  但其實是這樣嗎~
 
  我喜歡練習曲的鋪陳是為了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不刻意的安排,半紀錄片的形式,
  只是因為想做這件事,所以很單純的出發了。 
  
  琇琪在看完練習曲之後,買了腳踏車,
  阿美姐、宏修、南哥、曉佩妹妹、蔡小雨,愈來愈多人加入了這個行列,
  就連行銷管理室課長在發表離職感言時,也不忘要大推這部好看的國片。
 
  以前常常聽到人家說,我要認真的唸書,我要認真的工作,
  我幾歲的時候要坐上什麼位子,我幾歲以前要存到人生的第幾個一百萬,
  我五年的計劃是什麼,我十年後要怎樣怎樣,我退休的時候想做什麼事,
  卻很少聽到人家說,我想要認真的生活。
 
  似乎大家都被禁錮在"因為我還年輕"這句話裡了。
 
  不過最近不知道什麼原因,我開始從身邊的朋友感覺到一種態度的轉變,
  人可以因為心中某個值得自己相信的信念而堅持吧,一定可以,
  跟你們分享一件我很感動的事,這是我在狂推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時,想都沒想過的,
  熱血的琇琪,如果你們看到他極積的程度,也會很想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真的,他做了好多事,推了好多地方,還寫信跟紙風車劇團要了十張海報,
  昨天我們拿到大辦公室去貼了,涂課長說,還可以拿到大門的警衛室去貼,
  還有營業的小敏,也是不遺餘力的幫忙,Candy小姐的老公也說要拿到大教堂去貼,
  不止他們,技術的旻孜姐更號召他們部門熱情參與,主動說要幫大家傳真,
  超乎想像的詢問度和迴響,真得不是我說聲感謝就能表達的,
  當初只是秉持著做我們做得到的事,只是簡單的因為不去做怎麼會知道,
  現在,我真得感受到有些事變得不一樣了。
 
  不知道是攝影出身的導演太厲害,還是台灣本身就是這麼的漂亮,
  鏡頭很美,音樂很讚,因為那份熟悉與不熟悉,
  因為明明兩隻腳站在這片擁有許多故事的土地上,
  牽動了每個人的心,尤其東明相溫暖的笑容還有胡德夫太平洋的風。
 
  呵,跟我說看國片會睡著的那個人,不去衝你就完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