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哩路--紙風車劇團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第一次知道這個訊息,是透過TVBS的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
  那時候很忙,即便心裡感動,但沒有紀錄下的東西很快的就把它給遺忘了。
 
  第二次知道這個訊息,是昨天的新聞挖挖哇,
  看完後,我馬上到網站看了整個活動理念和介紹,
  蔡小咪決定要大大推。
 
  我很認同執行長所說的,
  未來孩子的競爭力不是唸什麼學校,不是讀到碩士、博士,
  而是創意、美學、愛與關懷的能力。
 
  因為創意才能在各行各業解決問題,
  美學才能改變生產過剩的設計結構,找到另外的附加價值,
  愛與關懷更是代表了現今社會的不容欺騙,任何一點欺騙都會很容易被識破,
  這是現在與未來慢慢轉型的一種態度和眼光。
 
  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要忽略他,我常說,
  因為任何可能都會發生。
 
  我不喜歡聽到有人說,這麼小的小孩跟他計較什麼,他又不懂,
  這麼小的小孩你跟他講這麼多,你帶他去看什麼展演,一下下他就忘了,
  我不認為,我覺得小孩就是因為他還沒有選擇的能力,
  所以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他就會全盤吸收。
 
  那種渲染力是更直接的,
  即使在多年以後想不起來最初的理由,想不起來事情的經過,
  但一種抽象的想要,全部都會留下。
 
  我記得我四歲開始到音樂班上課,那時我連椅子都爬不上去,也不會寫字,
  常常走在琴和琴的中間,人家都看不到我,我也聽不懂老師到底在上什麼,
  可是那時我很喜歡去上課,我不喜歡練琴,可是喜歡上課,
  喜歡聽到聲音,喜歡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感覺。  
 
  重點可能在我有去就可以領到一張小小的貼紙,上完課還有一碗豆花可以吃的關係,哈哈,
  這對我來說是影響很大的一段時間,包括之後我開始一對一的跟老師學琴,
  包括我的聽力專注力,對音樂的辦識度、節奏感,還有對樂器的學習能力。
 
  你們說,那時我對學琴這件事有想法嗎,沒有,
  可是我的人生因為這件事有了很多的變化。
 
  我覺得人是這樣子的,很多事你不會記得所謂的內容、支支節節,
  可是你會記得什麼人做過什麼事、說過哪句話,
  什麼人牽過你的手,給過你擁抱,你記得那個溫度,
  你也記得一個眼神,講話的音量,也會記得悲傷和快樂,
  尤其在笑過、罵過,尤其在掉過眼淚之後,
  或者因為一聲尖叫,或者因為心裡砰砰的跳,
  這些感覺就會被留下來,也會因為想要而再去追求。
 
  我們都不要去預設立場說什麼可能,什麼不可能,
  因為沒試過怎麼會知道,我就是那種很想知道試了到底會怎麼樣的人,
  遠見雜誌在做上學好難專題時,也沒想過會引起這麼大的迴響,
  王小隸導演在拍絕地花園罕見疾病系列時,也沒想過這個議題會愈來愈受到重視,
  每件事,一個開頭,有很多人在默默努力,也需要更多人的投入去持續經營,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完成這個想要的機會,
  為319個鄉鎮的所有孩子。
 
  一場35萬的演出費用,
  一個人350元,只要1000人就能讓一個地方的夜晚變得不一樣,
  就算一個人100元,我都要想辦法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記住哦,不要剝奪別人付出的機會,這也是一種想要,
  與其爭取政府或大企業的贊助,我更認同這個理念,捐給你最關心,最有感情的地方。
 
  319個鄉鎮不包括市,在這裡看得到所有的捐款名單,
  每個鄉鎮的捐款總額距離35萬還差多少都清清楚楚。
 
  不用多,一個人只要負責跟十個人說就夠了,
  我知道我們的能力都很有限,但我們做我們做得到的事,
  我呢,就從澎湖縣開始,我不想因為城鄉差距讓他們失去這個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