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要來為公視廣告一下了,
台灣首部歷史劇「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融合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方式呈現,
共分八集,從台灣史前、17世紀鄭成功與荷蘭軍之戰、
清朝攻打台灣、日據、國民黨時代、到2000年的總統大選,
歷經五年的籌劃、拍攝和史實考據,我覺得拍得非常細緻。
1/29起,每週一到四 晚間10:00
說真的,看完我覺得好感動,
除了導演陳麗貴、鄭文堂及符昌鋒都是我喜歡的導演之外,
為整部劇旁白口述的靈魂人物,更是我非常喜歡的雷光夏,
稍稍介紹一下符昌鋒導演,他就是曾執導Discovery「台灣人物誌」的導演,
而知名紀錄片導演陳麗貴,則是我眼中了不起的觀察家,
我因為他寫的一篇專文「永遠的舞者-蔡瑞月」而認識了他,
至於鄭文堂導演就更不用說了,本人是他的粉絲,已經前後介紹過太多次了。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民初劇,我會說,也許和外婆有關吧,
從小我就在大家族長大,我媽第九,是最小的女兒,外婆呢是民國前的人,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他總是梳個髻、穿著旗袍的模樣,
直到離開前都是這樣梳戴整齊、這麼的愛漂亮,
我想我是有點潛意識的模仿他吧,所以我也愛把頭髮挽上去梳個包,
我記得我幫外婆唯一梳過的一次頭,你們信不信除了那次,我沒看過他頭髮放下來的樣子,
之後我也有了一支像他一樣的梳子,而且我穿了耳洞,
看著和他一樣小的腳,我想像自己也是民初前裏小腳的人,
摸著他戴過的玉手鐲,我記得他身上的味道,
曾經我戴過一陣子外婆留下來的戒指,
但在一次翻箱倒櫃以為自己搞丟它的慌亂之後,
我就不敢再把它拿出來戴了,我稱它為我的守護戒。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對外婆的情感為什麼會這麼深,
偶而想起某些零碎的片段,我就會很想踏著他的腳印走過以前他所經歷過的事,
想靜靜坐在他生活過的地方,想說他的語言,
想做他會做的事,想得到他的智慧,
也想告訴他我有多想念他。
我記得他的每個表情動作,記得他的笑,
記得外婆最愛吃的東西,苦瓜魚湯、紫菜魚湯,
絲瓜,還有炒了九層塔的小螺肉,
每次看著我媽,舅舅或者是阿姨,
就會有很多重疊的身影出現在我腦海中,
因為他們都有長得一樣的眼睛,年紀愈大,相似度愈高,
從大姐的結婚照中,就看得出來了。
呵,今年夏天,我就要去這個一直很想去,卻還沒去過的地方--澎湖,
如果可以,露宿東吉島的街頭我都願意。
我想什麼事都不做,只是靜靜的看著、靜靜的聽著、靜靜的坐著,
什麼事都不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