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一個朋友聊天,
他說,他和他男友都是極度缺乏愛的人,
即使已經交往十年,他們還是不停為彼此付出不夠爭執,
生活中愈是想在對方身上找愛,愈覺得沒安全感,
也愈凸顯出他們其實都是只愛自己的人。
聽完,我很意外,
因為男女雙方我都認識,
而且他們都在很完整的家庭中長大,
甚至看在我一個外人眼裡,
我覺得女生的爸媽非常疼他,
沒想到我居然會聽到他說出,
他是從小就極度缺乏愛的人。
這實在讓我太意外。
不過這或許更証明了,愛必須建立在尊重與溝通上,
即使原生家庭再有錢,即使父母再雞婆,
即使他們好意的把什麼事都做完了,都安排妥當了,
但心裡希望被理解的部份不能滿足,
還是不會有受關注,得到愛的感覺。
這已經與家庭完不完整,父母是否健在,沒有絕對關係了,
現在離婚單親的很多,但不代表他們得到的愛就一定比別人少,
都是電視劇愛把單親誤導到社會亂源的方向,
小時候白目又不懂的同學和一些勢力眼的家長又愛替別人貼標籤,
才會讓大家固有的想法裡有些誤解。
但其實,我有另一個同學的例子,相當正面,
他從小父母離異,小時候和爸爸住南部,長大到北部念書和媽媽住,
但成長的過程,在他需要幫助,需要意見的時候,
父母都沒缺席過,反而因為父母是能溝通能尊重他的,
所以他可以很放心的去做每件想做的事,
因為他能感受到背後那個支撐他的力量,
他知道就算做了失敗,也不會受到責備。
那種家庭可以給的力量,不見得和父母有沒有住一起相關,
卻一定和父母會不會當父母,他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有關。
文章最上頭所提到的朋友,
他生在極保守的家庭,
他覺得他的父母聽不懂他在講什麼,是沒辦法理解他的人,
所以他們能分享的事很少,能講的話題也很少,
因為沒辦法得到支持,常常做起事來都很不安心,
一直擔心自己做的決定不對,擔心回家會被罵,
所以下意識很想逃離,也極度希望從別人身上找到愛,找到理解。
不過愈想得到,就愈看不到自己的偏激,
以致於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這成了一種循環,
父母老是會用一種他們覺得好的方式對待我們,
卻忘了問我們,想要什麼。
- Sep 12 Thu 2013 10:53
父母的理解與傾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